阅读下面的文言文。(一)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题目内容: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一)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长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二)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洪仲,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叹日:“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唯傅修期耳。”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卿今者才略(才干与谋略) B.即更刮目相待(重新) C.寻复南奔(不久) D.涉猎经史(深入钻研)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蒙辞以军中多务或以钱币乞之 B.蒙乃始就学永乃发愤读书 C.结友而别而疑邻人之父 D.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愿为市鞍马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9分)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长兄何见事之晚乎! (3)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 小题4:吕蒙和傅永都是武将,后来在学识上也都有了惊人的长进,但具体原因有所不同。请结合文意,作简要评析。(4分) 最佳答案:小题1: D 小题2:AB 小题3:①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 ②读书人分别多日,就要用新的眼光来看待(另眼看待),长兄怎么认清事物这么晚啊!③(傅永)二十多岁的时候,有个朋友给他写信,但是他(傅永)却不会回信。 小题4:吕蒙身居高官,经孙权循循善诱,现身说教,方知学习的重要性,刻苦学习;傅永因无法给朋友回信而请求于叔父,却遭责备,受到刺激,认识到读书的重要性,发奋读书。(意对即可)(4分) 答案解析:小题1: 先根据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进行比较。D句中“涉猎”为“浏览”的意思,不是“深入钻研”的意思。 小题2: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全文内容,弄清名句中字词的意思,然后根据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各项中字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进行比较。A项中“以”都是“用”的意思,B句中“乃”都是“于是就”的意思。 小题3: 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当涂”“ 掌事”“生”“ 见事”“安乐”,最后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小题4: 试题分析:阅读两文,了解内容,在文中情节中找到吕蒙和傅永求学的原因,进行比较,说明他们求学起因的不同。 考点核心: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本文来源:开通【终极会员】享锚链接服务>>>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