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阅读】(娄)师德长八尺,方口博唇,深沉有度量。人有忤①己,辄逊以自免,不见题目内容:【古文阅读】 (娄)师德长八尺,方口博唇,深沉有度量。人有忤①己,辄逊以自免,不见容色。尝与李昭德偕行,师德素丰硕②不能遽③步昭德迟之,恚曰:“为田舍子④所留!”师德笑曰:“吾不田舍,复在何人?”其弟守代州,辞之官,教之耐事。弟曰:“人有唾面,洁之乃已。”师德曰:“未也。洁之,是违其怒,正使自干耳!” 狄仁杰未辅政,师德荐之。及同列,数挤令外使。武后觉,问仁杰曰:“师德贤乎?”对曰:“为将谨守,贤则不知也。”又问:“知人乎?”对曰:“臣尝同僚,未闻其知人也。”后曰:“朕用卿,师德荐也,诚知人矣。”出其奏。仁杰惭,已而叹曰:“娄公盛德,我为所容乃不知,吾不逮⑤远矣。”(节选自《新唐书·娄师德传》) 【注释】①忤,wǔ,不顺从、触犯。 ②丰硕,肥胖。 ③遽,jù,急。 ④田舍子,即乡巴佬。 ⑤逮,及。 小题1:划分下面句子的停顿,用“/”在句中划两处。(2分) 师 德 素 丰 硕 不 能 遽 步 昭 德 迟 之 小题2:解释下面加点字解释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数挤令外使广故数言以亡(《陈涉世家》) B师德荐之委而去之(《孟子二章》) C不见容色见渔人,乃大惊 (《桃花源记》) D诚知人矣诚宜开张圣听 (《五柳先生传》)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3分) 娄公盛德,我为所容乃不知,吾不逮远矣。 小题4:文章选自《娄师德传》,却花了不少笔墨写狄仁杰的事,有何作用?(3分) 最佳答案:小题1:.师 德 素 丰 硕 /不 能 遽 步/ 昭 德 迟 之(一处1分) 小题2:(3分)C 小题3:(3分)娄公有高尚的德行,我被他包容竟然不知,我不及他太远了! (“盛”“容”“乃”为得分点) 小题4:这里是侧面描写,(1分)衬托了娄师德为人贤德、知人,内心豁达、宽容,“深沉有度量”。(2分) 答案解析:小题1: 学生的断句能力,一定按内容和结构来进行划分。有时可以注意一些起断句作用的虚词,如:“盖”“夫”等一般用在句首,“而”“则”“于”等一般用在句中,“矣”“耳”等一般用在句末。这里“.师 德 素 丰 硕”表一个意思,“不 能 遽 步”有一层意思。 小题2: 试题分析:C:显现/看见 小题3: 试题分析: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对于学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准确无误)和“达”(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因为中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此处注意关键词“盛”“逮”的理解。 小题4: 试题分析:学生了解明确每一种人物描写手段对刻画人物性格的作用。侧面描写突出人物某一方面的品质,这里衬托了娄师德为人贤德、知人,内心豁达、宽容。学生能结合具体语言环境来进行分析。 考点核心: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本文来源:开通【终极会员】享锚链接服务>>>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