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汤敦甫在京师,乘车过宣武门大街,有卖菜翁弛担题目内容: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 汤敦甫在京师,乘车过宣武门大街,有卖菜翁弛担坐,御者误触之,菜倾于地。翁捽①其御者,詈②且殴,索偿菜值。公启帘问曰:“值几何?我偿汝。”翁言钱一贯,公揣囊中已空,命同来家中取钱。翁不肯曰:“偿则此地偿耳。”公为之窘。适南城兵马司指挥至,起居③已,曰:“此小人,由某携回重惩可也。”翁始惶恐,叩首乞哀。公谓指挥曰:“无庸,假贯钱足矣。”指挥如数与之。翁叩谢去。公仍停辔,与指挥言良久,意翁行已远,乃别指挥,叱驭去。 【注释】 ①捽(zuó):揪。 ②詈(lì):骂。 ③起居:问安。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 (1)有卖菜翁弛担坐(2)值几何?我偿汝 (3)适南城兵马司指挥至(4)假贯钱足矣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 (1)公揣囊中已空,命同来家中取钱。 (2)翁不肯曰:“偿则此地偿耳。”公为之窘。 (3)指挥如数与之。翁叩谢去。 小题3: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汤敦甫具有怎样的品质? 最佳答案:小题1:(1)放下(2)赔偿(3)恰好,正好(4)借 小题2:(1)汤敦甫摸了摸袋子,里边没钱,就叫他一块儿到家里拿钱。 (2)老翁不肯,说:“要赔就在这儿赔。”这弄得汤敦甫很是尴尬。 (3)指挥把钱给了他。老翁磕头道谢就走了。 小题3:汤敦甫具有为官爱民,为人厚道,宽容仁爱的品质。 答案解析:小题1: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解题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等情况。如本题中“ 适”和“假”都是古今异义,分别解释为“恰好,正好”“借”。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进行分类整理,识记一些常见的例子,这样考试才不丢分。 小题2: 试题分析: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本题中翻译时要注意: (1)揣囊中已空:摸了摸袋子,里边没钱; (2)窘 :尴尬; (3)去:走,离开。 小题3: 试题分析:从汤敦甫主动承担赔偿菜农损失,可看出“爱民”;没有带钱,让菜农去家中取及借钱赔偿,可概括出“为人厚道”;与指挥使的言行的对比,可概括出“爱民、厚道、宽容仁爱”;从与菜农的言行对比,也可得出“为人厚道、宽容”的品质。 汤敦甫在京师的时候,坐车经过宣武门大街,有个卖菜的老翁放下担子坐在路旁,赶车人不小心碰上了,把菜都打翻在地上。老翁抓住赶车人不放,责骂并且殴打他,叫赔菜钱。汤敦甫掀开帘子问:“值多少钱?我赔你。”老翁要一贯钱,汤敦甫摸了摸袋子,里边没钱,就叫他一块儿到家里拿钱。老翁不肯,说:“要赔就在这儿赔。”弄得汤敦甫很是窘迫。正好南城兵马司指挥到了,相互行完了礼,就说:“这纯属小人,让我抓回去重重治罪就行了。”老翁开始害怕起来,磕着头哀声求饶。汤敦甫对指挥说:“不用了,借我一贯钱就行了。”指挥把钱给了他。老翁磕头道谢走了。汤敦甫停着车与指挥讲了好一会话,算着老翁已经走远,这才告别指挥,叫车子离开。 考点核心: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本文来源:开通【终极会员】享锚链接服务>>>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