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4834推广网站推广软文发布!

203801

主题

203803

软文

107

积分

用户组:超级会员

管理员

积分
107
私信

(9分,每小题3分)高帝欲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大臣谏,不从。吕后使吕泽劫

 
楼主
0 |
发表于 2024-04-18 08:53:48
| |
| 所属栏目:学习方法
题目内容:

(9分,每小题3分)

高帝欲废太子,立戚夫人子赵王如意。大臣谏,不从。吕后使吕泽劫留侯画计。留侯曰:“此难以口舌争也。顾上有不能致者,天下有四人。四人者年老矣,皆以上慢侮人故,逃匿山中,义不为汉臣。然上高此四人。诚能不爱金帛,令辩士持太子书,卑辞固请,宜来。来以为客,时时从入朝,令上见之,则一助也。”吕后如其计。

汉十二年,上疾甚,愈欲易太子。叔孙太傅称说引古今,以死争,上详许之。及宴,置酒,太子侍,四人者从,年皆八十余,须眉皓然,衣冠甚伟。上怪而问之,四人前对,各言姓名,曰: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夏黄公。上乃大惊曰:“吾求公数岁,公辟逃我,今公何自从吾儿游乎?”四人皆曰:“陛下轻士善骂,臣等义不受辱,故恐而亡匿。窍闻太子为人仁孝,恭敬爱士,天下莫不延颈欲为太子死者,故臣等来耳。”上曰:“烦公幸卒调护太子。”四人为寿已毕,趋去。上目送之,曰:“羽翼已成,难摇动矣。”

小题1: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上慢侮人故 慢:轻慢

B.然上高此四人高:重视

C.吕后如其计如:依照

D.愈欲易太子易:轻视小题2:下列语句中加点的“以”与“此难以口舌争也”的 “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塞忠谏之路也

B.属予作文以记之

C.皆以美于徐公

D.醒能述以文者小题3:下列对本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留侯认为请出四位老者为太子效力,就有助于阻止高帝废黜太子。

B.叔孙太傅引用古今事例,甚至以死相争来阻止高帝废黜太子,但未能成功。

C.因太子不爱钱财,仁厚孝顺,礼贤下士,四位老者才答应出山为其效力。

D高帝认为太子“羽翼已成”,是因为他已感觉到天下人都愿意为太子效命。

小题4:请把第三大题文言语段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令辩士持太子书,卑辞固请,宜来。

最佳答案:

小题1:D

小题2:D

小题3:C

小题4:派能言善辩的人拿着太子的书信,用谦恭的言辞坚决地邀请他们,他们应该会来。

答案解析:

小题1:

试题解析:此题考查考生的文言实词的运用和积累情况。本题四个选项词均为初中接触过的字义。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是“愈欲易太子”中“易”是替换,引申义应该是改立。针对这种类型,方法是考生可以根据文意和语境,以及自己的积累,即可得出答案。因此,考生在备考前也须特别注意一词多义、通假字和古今异义的词语,以便考试时能够灵活运用。

小题2:试题解析:本题考查虚词“以”的意义和用法,找出“加点的“以”与“此难以口舌争也”的 “以”用法相同的一项”,各选项均来自初中所学课文,解读此题,首先确定题干中的“以”是“用”的意思,再找到一致的选项。“以塞忠谏之路也”中“以”是连词,表因果,“导致”的意思。“属予作文以记之”中“以”是连词,来的意思。“皆以美于徐公”中“以”是认为的意思。

小题3:试题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言文内容要点的能力。做这类题型,方法是考生必须仔细阅读原文,找出原文能够回答的话,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来分析归纳。本题考生须注意重点字眼的正确与否,如原文“不爱金帛”与C选项“不爱钱财”。

小题4:试题解析:本题的翻译,句中的“卑、固、宜”等,都是重要的采分点,做翻译题,要注意几点规律:

1、字字落实,直译为主;

2、注意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3、注意句子整体连贯。在翻译句子的时候,我们也要注意对译。翻译一般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根据语境,做到文通字顺。因此,此题可以翻译为:

(1)郡守大怒得更加厉害,吐出几升黑血就痊愈了。

(2)月色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草交错纵横,原来那是竹子、柏树枝叶的影子。

(3)一个国家,内无法家、直士的辅佐,外无敌国外患的忧惧,沉醉在宴饮颂歌之中,这样的国家往往不免于灭亡。

考点核心: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标签导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