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4834推广网站推广软文发布!

203801

主题

203803

软文

107

积分

用户组:超级会员

管理员

积分
107
私信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 ①矣?”子曰:“

 
楼主
0 |
发表于 2024-04-18 08:53:30
| |
| 所属栏目:学习方法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6分)

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已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曰:“敢问其次。”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弟焉。”曰“敢问其次。”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抑亦可以为次矣。”曰:“今之从政者何如?”子曰:“噫!斗筲之人,何足算也?”(《论语·子路》)

【注释】①士:士在周代贵族中位于最低层。此后,士成为古代社会知识分子的通称。

②果:果断、坚决。

③硁硁(kēng):象声词,敲击石头的声音。这里引申为像石块那样坚硬。

④斗筲(shāo)之人:筲,竹器,容一斗二升。比喻器量狭小的人。

(1)对上面这个选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孔子认为,真正的“士”,是能够在行为上虽曾有令其羞耻之处,但当他出使各国时,能不负君命的人。

B.关于士的标准,孔子把它分为三个层次,“言必信,行必果”是属于最后一个层次。

C.孔子认为,不问黑白,一味讲信用,只知贯彻自己言行的人,只是小人罢了。

D.对当朝的执政诸公的言行,孔子颇为鄙视、不屑,认为他们是器量狭小的人。

(2)孔子还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这与上文对“信”的表达是否矛盾?结合上面选段,简要说明你对孔子“信”的理解。 (3分)

答:

最佳答案:

(1) A

(2)不矛盾。孔子的“信”即守信,讲信用。“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强调的是“信”对人的重要性。但孔子并不是无条件地推崇“信”,他认为人要懂得在不违背道义的前提下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变通。

答案解析:

(1) “行已有耻”是指用羞耻之心来约束自己的行动。

(2)无

参考译文:子贡问道:“怎样才可以叫做士?”孔子说:“自己在做事时有知耻之心,出使外国各方,能够完成君主交付的使命,可

以叫做士。”子贡说:“请问次一等的呢?”孔子说:“宗族中的人称赞他孝顺父母,乡党们称他尊敬兄长。”子贡又问:“请问再次

一等的呢?”孔子说:“说到一定做到,做事一定坚持到底,不问是非地固执己见,那是小人啊。但也可以说是再次一等的士了。”子贡

说:“现在的执政者,您看怎么样?”孔子说:“唉!这些器量狭小的人,哪里能算得上呢?”

考点核心:

文言文阅读:“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标签导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