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26~28题。赵尚宽,字济之,河南人,参知政事安仁子也。知题目内容: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26~28题。 赵尚宽,字济之,河南人,参知政事安仁子也。知平阳县。邻邑有大囚十数,破械夜逸,杀居民,将犯境,尚宽趣尉出捕,曰:“盗谓我不能来,方怠惰,易取也。宜亟往,毋使得散漫,且为害。”尉既出,又遣徼巡兵蹑其后,悉获之。 知忠州,俗畜蛊①杀人,尚宽揭方书②市中,教人服药,募索为蛊者穷治,置于理,大化其俗。转运使持盐数十万斤,谭③民易白金,期会促,尚宽发官帑所储副其须,徐与民为市,不扰而集。 【注释】①蛊:传说中一种人工培育的毒虫。 ②方书:记载药方的医书。 ③谭:通“谭”,与…商谈 小题1:解释加点字:(4分) (1)知平阳县: (2)将犯境: (3)徐与民为市: (4)不扰而集: 小题2:翻译句子:(6分) (1)盗谓我不能来,方怠惰,易取也。 (2)尉既出,又遣徼巡兵蹑其后,悉获之。 (3)知忠州,俗畜蛊①杀人,尚宽揭方书②市中,教人服药,募索为蛊者穷治,置于理,大化其俗。 小题3:“徐与民为市,不扰而集。”的原因是什么?反应了赵尚宽什么样的品质?(4分) 最佳答案:小题1:(1)管理(2)侵犯(3)慢慢地(4)扰乱 参考:原因:赵尚宽治理有方。品质:正直。为民着想,一心为公的好官。 小题2:(1)贼人以为我们不能(及时)赶到,正在偷懒,正好容易抓捕。 (2)武官出发后,(尚宽)又派巡查兵跟在后面,把贼盗都拿获了。 (3)后来管理忠州时,当地有放畜蛊杀人的恶俗,尚宽在集市拿着药方教人服药治病,并且彻底地追查那些放蛊的人,交给执法官员处置,这样大大改变了这种恶俗。 小题3:参考:原因:赵尚宽治理有方。品质:正直。为民着想,一心为公的好官。 答案解析:小题1: 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解释时一定要注意结合语境,而且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的情况。如本题中,要注意以下两点: (1)知:古今异义,管理; (2)犯:作动词,侵犯。 小题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句子的理解和翻译。翻译句子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能通过增补、替换、调整等手段来准确理解句子的意思。如本题中,翻译句子时,要注意: (1)来,赶到;取,抓捕。 (2)蹑,跟着; (3)俗畜蛊杀人,是倒装句,应为“畜蛊杀人之俗”, 当地有放畜蛊杀人的恶俗;穷,彻底。 小题3: 试题分析:结合原文,从赵尚宽对当地的治理来看,其治理有方才没有出现“徐与民为市,不扰而集”;从赵尚宽在任上捕贼、改变当地不良风俗和拿出储备的官币当百姓交付买盐费用,可归纳出他是一个“正直、为民着想,一心为公”的好官。因此,答案整合为“原因:赵尚宽治理有方。品质:正直。为民着想,一心为公的好官”。 翻译:赵尚宽,字济之,河南人,是参知政事安仁的儿子。管理平阳县时。邻县有十几个重囚徒挣破镣铐夜里逃了出来,杀死居民,将要跑到平阳境内,尚宽急忙派出武官抓捕,并说:“贼人以为我们不能(及时)赶到,正在偷懒,正好容易抓捕。应该赶紧去,不要使他们散开了,再做坏事。”武官出发后,(尚宽)又派巡查兵跟在后面,把贼盗都拿获了。后来管理忠州时,当地有放畜蛊杀人的恶俗,尚宽在集市拿着药方教人服药治病,并且彻底地追查那些放蛊的人,交给执法官员处置,这样大大改变了这种恶俗。转运使持有十万斤盐,叫百姓用白银来交换,约定的时间越来越接近了,尚宽先拿出储备的官币帮助交付了所需要的费用,再慢慢地卖给百姓,这样就没有扰乱百姓的生活,一切都很安定。 考点核心: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本文来源:开通【终极会员】享锚链接服务>>>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