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蛋清借书》一文。(16分)景清倜傥①尚大节,颁乡荐②,游国学。时同舍题目内容:阅读下面的《蛋清借书》一文。(16分) 景清倜傥①尚大节,颁乡荐②,游国学。时同舍生有秘书③,清求而不与。固请,约明日还书。生旦往索。曰:“善不知何书,亦未假书于汝。”生忿,讼于祭酒④。清即持所假书,往见,回:“此清灯窗所业书。”即诵彻卷。祭酒问生,生不能诵一词。祭酒叱生退。清出,即以书还生,曰:“吾以子珍秘太甚,特以此相熙耳。” ①倜(tì)傥(tǎng):洒脱,不拘束。 ②领乡荐:科举制度在各省举行的考试叫乡试,乡试考中的称为举人,也叫领乡荐。 ③秘书:少见的珍贵书。 ④祭酒:国子监的主管官员。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①约明日还书()②亦未假书于汝() ③益习其声()④家人发箧视之() 小题2:下列各句中与例句中“以”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即以书还生 A.跪而拾之以归 B.以幽阴深邃奇 C.以为且噬己也 D.普又以其人奏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6分) (1)此清灯窗所业书。 (2)园中无他奇,奇在磊石。 (3)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小题4:从景清读书的这则充满戏剧性的故事中,你读出了景清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具体内容加以解说。(3分) 最佳答案:小题1:(4分)①第二天 ②借 ③渐渐、逐渐④打开 小题2:D(3分) 小题3:(6分)(1)这是我灯下辛苦所学之书。 (2)于园中没有其他奇特的地方,奇就奇在用石块堆叠的假山。 (3)可是(老虎)来来往往地观察它,觉得(驴)没有什么特别的本领。(补主语) 小题4: (3分)景清是一个洒脱不羁的人(1分)。虽然那书生十分爱惜书,但是书生并没有好好的钻研书,利用书,反而是将书当成了摆饰,而景清在借到书后能苦心钻研,并且还以特别的方式“教诲”了一下书生,更是体现了景清的洒脱不羁。(2分)或:景清是一个勤学强记的人(1分)。景清能够在一夜之中记下书中所有的内容,可见他读书的认真。(2分)(答出任一点,意思对即可) 答案解析:小题1: 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如本题中 “假”与今义的不同,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小题2: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全文内容,弄清例句中字词的意思,然后根据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各项中字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D句中的“以”与例句相同,都是“把”的意思。 小题3: 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业”“忧患”“奇”“磊”“视”“异”,最后疏通句子。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小题4: 试题分析:分析人物形象,要根据文中故事情节及人物的言行描写具体举例,从人物的性格和思想品质方面分析概括。先要根据注释疏通文字,了解内容,再根据举出人物的行为表现来说明你性格和品质上的特点。 考点核心: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本文来源:开通【终极会员】享锚链接服务>>>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