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分)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这是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新要求。题目内容:(32分)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更加注重质量和效益,这是新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新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0为2005—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及单位GDP能耗变化图 (1)上图反映了什么经济问题?(4分)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伊始,针对当时的实际,经济发展以工业为主,初步建立起比较完 整的工业体系;后来由于经验不足、对国内外形势判断不准,经济发展受到挫折;十一 届三中全会以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经济取得快速发展,但也带来一 系列问题:十四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十七大提 出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2)运用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原理,分析材料二中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变化。(8分) 材料三:读表3回答问题 某市过去以加工贸易为主。2009年以后,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通过科技园区的 设把所有高端行业租研发企业集中到一起,形成板块。 ①分析: 某软件公司提出由产品经营向客户经营转变,即按照客户的要求,来配置解决方案,提供专业服务。 ②分析: 某企业为员工提供良好的就业、医疗和教育的环境,及时了解员工的想法和需求,从而引凤来巢。 ③分析: 某市由于历史等各种原因, ④分析: 某市立足大城市带大农村的区域实际,引导农民分层次的向城市、向农村的新型社区集中,引导农民的土流转,进行集约经营。 ⑤分析: (3)请运用经济常识知识,逐一分析表3中的地区或企业是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 (10分) 材料四:面对粗放式经济发展的瓶颈和当前的环境压力,某市市委提出发展低碳经齐。 经过组织专家论证和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决定开展低碳经济试点,打造低碳示范园区; 平倡导政府机关、党员干部率先垂范,过绿色低碳生活。 (4)结合材料四,运用政治常识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提高执政能力的。(10分) 最佳答案:(1)2005年至2009年,国内生产总值逐年增长(1分);同时,单位GDP能耗逐年下降(1分)说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开始发生转变。(2分) (2)①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2分)在新中国成立之后,不同的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经济发展政策,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变化是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的。(2分)②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的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落后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2分)在各个阶段,正确的经济发展政策推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但是错误的经济发展政策阻碍了当时经济的发展。我们应树立正确的社会意识,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的发展。(2分) (3)①调整产业结构,进行规模化经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2分); ②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提高服务质量,关注市场需求(2分); ③调动劳动者积极性,营造人尽其才的制度环境,吸引高素质人才(2分); ④统筹兼顾,协调区域经济发展,缩小地区差距(2分); ⑤加快城镇化建设,发展现代农业,使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2分) (4)①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遵循社会主义建设规律。(2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符合实际,符合科学发展观。(2分)②中国共产党坚持民主执政,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2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有利于提高人民生活质量。(2分)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要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2分) 答案解析:略 考点核心:
本文来源:开通【终极会员】享锚链接服务>>>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