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4834推广网站推广软文发布!

203801

主题

203803

软文

107

积分

用户组:超级会员

管理员

积分
107
私信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12分)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楼主
0 |
发表于 2024-04-18 08:32:07
| |
| 所属栏目:学习方法
题目内容: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12分)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苍鹰击于殿上。此三子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喻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节选自《唐雎不辱使命》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 分)

①以头抢地耳________ ②皆布衣之士也________

③长跪而谢之曰________④寡人喻矣 ________

小题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①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②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小题3:文中秦王对唐雎的态度、情感有一个变化过程,请根据文段内容简要概括。(3分)

小题4:唐雎以"士之怒"回应秦王的"天子之怒",这表现了唐雎怎样的精神?(3分)

最佳答案:

小题1:①撞②平民③道歉 ④明白

小题2:①假若有胆识有能力的人(被逼得)一定要发怒,那么就让两个人的尸体倒下,五步之内淌满鲜血,天下百姓因此穿丧服,今天的情形就是这样了。

②韩国、魏国灭亡,而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的原因,只是因为有先生啊。(4分)

小题3:愤怒、威胁、害怕(色挠) (3分)

小题4:不畏强权和敢于为国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答案解析:

小题1:

文言词语解释一般立意于考查重点实词词义、一词多义现象、古今异义、通假字、词类活用、文言虚词六种文言知识。课内文言文词语解释的考查是比较简单的,只要日常加强归类记忆,就肯定不会失分。如果是课外文言文的词语解释,就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根据上下文推断出其词义。

小题2:

试题分析:这是一道考查文言文翻译的题型。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再有考生要特别留意。平时多读一些文言文短文,可以积累语感。此题注意“缟素”的解释,这是词类活用现象。

小题3:

试题分析:此题要顺着文章的内容一一筛选。“秦王怫然怒”体现了秦王的愤怒。"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可见秦王以天子之怒威胁唐雎。“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可见秦王的惧怕。

小题4:

试题分析:这道题是课内学习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无论是初讲文本还是复习,这都是一个学习要点,只要上课认真参与课堂,课下认真复习,就会很简单的回答此题,为解答别的问题留取一定的时间。

考点核心: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标签导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