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路问成人①。子曰:“若臧武仲②之知,公绰之不欲题目内容:阅读下面《论语》选段,回答问题。 子路问成人①。子曰:“若臧武仲②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③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④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论语?宪问第十四》) 【注解】①成人:人格完备的完人。 ②臧武仲:鲁国大夫臧孙纥。 ③卞庄子:鲁国卞邑大夫。 ④要:通“约”,穷困。 1、下列对上面选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孔子认为,一个人如果拥有臧武仲的智慧,公绰的克制,卞庄子的勇敢,冉求的多才多艺,再用礼乐加以修饰,就可以算得上是个完人了。 B、完人见到财物和利益,应当想到义的要求。完人在面临危险的时候,首先想到的应该是保全他人的性命。 C、孔子认为,人即使是长期处于困境之中,也不应忘记平日里的诺言。能克服困难矢志不渝地追求理想是一种可贵的品质。 D、本选段谈的是人格完善的问题,指出完美的人不一定要面面俱到,一个有正确的义利观、生死观,有理想有毅力的人,同样称得上是个完美的人。 2、孔子又说:“君子义以为上,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论语?阳货第十七》)结合上面选段的意思,用自己的话概括孔子“义”的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佳答案:1、B 2、孔子认为,君子以义作为最高尚的品德。人应该见利思义,而不应见利忘义。有勇力者也应秉承义的原则,否则会成为祸害。(意思对即可) 答案解析:该题暂无解析 考点核心:文言文阅读:“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本文来源:开通【终极会员】享锚链接服务>>>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