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4834推广网站推广软文发布!

203801

主题

203803

软文

107

积分

用户组:超级会员

管理员

积分
107
私信

阅读下面的文言诗文,完成后面的问题。(18分)(一)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楼主
0 |
发表于 2024-04-18 08:27:30
| |
| 所属栏目:学习方法
题目内容:

阅读下面的文言诗文,完成后面的问题。(18分)

(一)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二)

(苏轼)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吾在是,水决不能败城。”驱使复入。轼诣武卫营,呼卒长,曰:“河将害城,事急矣,虽禁军且为我尽力。”卒长曰:“太守犹不避涂潦,吾侪小人,当效命。”率其徒持畚锸以出,筑东南长堤,首起戏马台,尾属于城。雨日夜不止,城不沉者三版。轼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

(《宋史·苏轼转》)

小题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4分)

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属予作文以记之

微斯人,吾谁与归虽禁军且为我尽力

小题2:下面句中加点词意思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3分)

A.或异二者之为或凭或立

B.不以物喜扶苏以数谏故

C.是进亦忧,退亦忧吾在是

D.卒全其城卒或有所闻小题3:翻译句子:(6分)

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富民出,民皆动摇,吾谁与守

小题4: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苏轼“徙知徐州…庐于其上,过家不入,使官吏分堵以守,卒全其城”,从中能够看出二者有什么共同的品质?(2分)

最佳答案:

小题1:封建官员降职或远调通“嘱” 嘱咐 嘱托

归依虽然

小题2:A

小题3: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

在朝廷做官就担心他的百姓,不在朝廷做官就担心他的君主。

(或“处在高高的庙堂上就担心他的百姓,处在僻远的江湖间就担心他的君主。”)

富民出城了,百姓都会动摇,我和谁守城呢

小题4:围绕“心系百姓,关心百姓疾苦”即可。

答案解析:

小题1:

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如:“属” 通“嘱” 嘱咐 嘱托

小题2:

试题分析:A:或许/有时;B二者都是“因为”;C二者都是“这样”;D中二者都是“最终”。

小题3:

试题分析:翻译文句是中考文言文阅读必考题型之一。翻译文句,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翻译文句时要做到字字落实,要特别注意对关键词语的把握,着眼于表达原句的意思,一般用对译法、替换法、调整法、保留法、增补法、删削法等办法进行翻译。这里注意关键词“庙堂”“江湖”的理解;注意“吾谁与守?”倒装句的理解。

小题4:

试题分析:学生亮出的观点要明确,最好能围绕原文观点,理解作者的感情,从全文的主旨和情感基调入手,细细品味词句所包含、表达的思想感情。

考点核心: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标签导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