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加题(10分)齐有甄彬者,有器业①。尝以一束苎②于荆州长沙西库质钱。后赎苎于束题目内容:附加题(10分) 齐有甄彬者,有器业①。尝以一束苎②于荆州长沙西库质钱。后赎苎于束中得金五两以手巾裹之。彬得金,送还西库。道人大惊曰:“近有人以金质③钱,时遽未之录。尔乃能见归,恐古今未之有也。”辄以金之半酬,往复十余,彬毅然不受。 彬后为郫④令,将行,辞太祖。时同列五人,上诫之以廉慎。至于彬,独曰:“卿昔有还金之美,故不复以此诫也。”(选自北宋《太平广记》) 【注释】①器业:高尚的品质和出色的才能、度量。 ②苎:zhù,即苎麻,多年生草本植物。 ③质:抵押借货。 ④郫:pí,地名,今四川成都西郊郫县。 小题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3分) ①尝以一束苎于荆州长沙西库质钱() ②以手巾裹之() ③辄以金之半酬() 小题2: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2分) 后 赎 苎 于 束 中 得 金 五 两 以 手 巾 裹 之 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卿昔有还金之美,故不复以此诫也。 小题4:从文中你看到甄彬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最佳答案:小题1:(3分)(1)曾经 (2)用 (3)就 小题2:(2分)后赎苎,于束中得金五两,以手巾裹之。 小题3:(3分)你昔日有还金的美名,所以不再以此告诫你了。 小题4:(2分)拾金不昧、诚信、廉洁谨慎。(答一点1分) 答案解析:小题1: 本着“题在课外,答在课内”的原则,课内的文言实词和几个常用的虚词解释要牢记在心。所以要求学生在学习中,注意对教材中重点词汇的理解、识记和积累。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做到具体、精确。如这里“以”应理解为“用”。 小题2: 试题分析: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比如句子的“主—谓---宾”有时还要注意一些特殊的用法,本句就是句与句之间的断句,主要弄清楚句子的意思就可以了。 小题3: 试题分析:翻译文言文要遵循“信”“达”“雅”三个原则。翻译文句是各级各类考试的重点类型题之一,掌握翻译技巧是重要的得分手段。注意“诫”等重点词语的理解。 小题4: 试题分析: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和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可以从原文中直接摘取对人物的评价性词语;也可以结合文章中描写的重点,自己概括总结:甄彬是一个拾金不昧、诚信、廉洁谨慎的人。 考点核心: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本文来源:开通【终极会员】享锚链接服务>>>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