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18分)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题目内容: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18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学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便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小题1:解释画线字、词的意思。(4分) (1)卿今当涂掌事()(2)及鲁肃过寻阳() (3)既更刮目相待()(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小题2:翻译下面句子。(6分) (1)孤岂欲卿治学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2)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小题3:用原文内容填空。(4分) 孙权劝学的原因是: 孙权劝学的成果是: 小题4:对比方仲永和吕蒙的变化,你得到什么启示(4分) 最佳答案:小题1:(4分)(1)当道,当权。 (2)到了……的时候。 (3)重新。 (4)认清事物。 小题2:(6分)(1)我难道是想让你研究经史成为博士吗?(2)你现在的才能和谋略,不再是以前吴县的阿蒙。 小题3:(4分)“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小题4:(4分)例如:吕蒙“当涂掌事”后,经孙权劝学“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有了惊人的长进;方仲永幼年聪慧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泯然众人”。两文的内容都和学习有关,却一正一反,一是年长好学,学有所成,一是幼年不学,毫无所成。从不同的方面说明了学习的重要性,从中我们可以知道,不管一个人的天赋如何,后天学习才是成才的根本途径。(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解析:小题1: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能力。理解文言词语意思的时候,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之外,还要注意一些字的特殊用法,比如“及”这个字,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是不同的。这里是“到了……的时候”。 小题2: 试题分析:所谓“翻译句子:就是能将文言句子译成合乎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白话文,做到文从字顺,规范简明,通顺畅达。这里应注意“涉猎”“往事”等关键词的理解。 小题3: 试题分析:学生筛选并提取文言文阅读语料中的信息,是建立在文章理解基础上的考查方式,促进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达到读懂读通的目的,能够用原文的材料来解决问题。这里学生能用原文理解出“孙权劝学的原因和成果”即可。 小题4: 试题分析:要求在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旨及作者观点态度的基础上,能联系社会、生活的实际和个人认识,对文章做出评价,阐发个性化的有创意的阅读。学生能扣住观点,说出自己的感悟,并能联系生活实际,扣原文主题进行小结。 考点核心: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主要包括以先秦时期的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书面语。春秋、战国时期,用于记载文字的物品还未被发明,记载文字用的是竹简、丝绸等物,而丝绸价格昂贵、竹简笨重且记录的字数有限,为能在“一卷”竹简上记下更多事情,就需将不重要的字删掉。后来当“纸”大规模使用时,统治阶级的来往“公文”使用习惯已经定型,会用“文言文”已经演变成读书识字的象征。文言文是相对白话文而来的,其特征是以文字为基础来写作,注重典故、骈骊对仗、音律工整且不使用标点,包含策、诗、词、曲、八股、骈文古文等多种文体。
本文来源:开通【终极会员】享锚链接服务>>>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