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4834推广网站推广软文发布!

203801

主题

203803

软文

107

积分

用户组:超级会员

管理员

积分
107
私信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不尊于齐、楚、燕、赵、韩、魏

 
楼主
0 |
发表于 2024-04-18 08:02:45
| |
| 所属栏目:学习方法
题目内容: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不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不銛于钩、戟、长铩也;谪戌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殽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贾谊《过秦论》上篇)

秦灭周祀,并四海,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乡风。若是,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灭,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凌弱,众暴寡,兵革不休,土民罢弊。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即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专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兼并者高诈力,安危者贵顺权,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也。(贾谊《过秦论》中篇)

1.下列各项中有两组句子,其中只有一组划线字意义用法相同的是

A.①废王道而立私爱,焚文书而酷刑法

  ②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

①雍州之地,殽函之固

②天下之士斐然乡风

B.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②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①秦孝公据崤函之固

②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C.①因利乘便,宰割天下

  ②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

①秦人开关延敌

②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

D.①王廖、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

  ②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①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

②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2.以下句中划线的字活用归类正确的一项是①内立法度,务耕织

②履至尊而制六合。

③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④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⑤安危者贵顺权

⑥强凌弱,众暴寡 ⑦先诈力而后仁义

⑧会盟而谋弱秦

⑨序八州而朝同列

A.①③/②⑨/④⑥/⑤⑧/⑦

B.①③/②⑤/④⑥/⑦/⑧/⑨

C.①③/②/④⑤⑥/⑦/⑧/⑨

D.①③/②⑨/④/⑤⑧/⑥/⑦

3.选出以下各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

  ①先诈力而后仁义。

A.先有欺诈的力量,后实行仁义政策。

B.把欺诈和暴力放在前面,把仁义道德放在次要地位上。

C.注重欺诈和暴力,轻视施行仁义的政策。

D.使欺诈和暴力在国内先推行,然后再考虑仁义。

  ②兼并者高诈力,安危者贵顺权。

A.搞兼并战争的人都有高超的欺诈手段和暴力,求平安的人们都认为顺从权威的做法可贵。

B.搞兼并战争的人崇尚欺诈和暴力,安定危困局面的人重视顺应民心和权宜之计。

C.兼并别国的做法有极高的欺诈能力,安于现状的君王以顺认为贵。

D.兼并别国的行为抬高了欺诈和暴力的地位,使安于现状的国家处在危机之中,只好顺从强权。

4.以下说法不合文意的一项是

A.秦始皇统一天下本来就不得人心,后来又施行暴政,所以秦王朝很快就倾覆了。

B.天下百姓虚心仰上表明他们要求过安定的生活,这表明秦的统一符合民心。

C.兼并天下不妨采用一些诈力手段,但安定之后,想保有天下,就一定要施行仁义。

D.秦始皇不懂得攻守之势已发生了变化,仍自以为是,以诈力统治天下,终于导致了秦王朝的灭亡。

最佳答案:

1.A

2.D

3.①C  ②B

4.A

答案解析:

该题暂无解析

考点核心:

文言文阅读:“文言是指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以及后来历代作家仿古的作品中的语言”。文言文,也就是用文言写成的文章,即上古的文言作品以及历代模仿它的作品。文言文作为一种定型化的书面语言,沿用了两三千年,从先秦诸子、两汉辞赋、史传散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八股……都属于文言文的范围。也就是说,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文言文在中学课本里的比重很大。要学好文言文,首先,在语言环境中理解字词,不断积累,熟练把握文言句式的应用,在熟读和背诵的基础上,能准确翻译课文,加深课文理解,要有意识的提高自己的文学鉴赏、评价能力。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标签导航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