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亏56亿 中国工厂撤出,以后买Nike可能更贵了上个月,就一直有传闻说:耐克计划关闭中国工厂,搬回美国本土。 很多网友开始担心:本来在中国有代工厂,鞋子都卖那么贵,要是撤掉了中国工厂,那价钱还得了? 是啊,不过这一切,都是因为疫情的到来。它让所有零售商都低下了头,哪怕是世界最有知名度的运动一哥,Nike 也没挺住。 从开年到现在,整整半年的时间,耐克真的越过越惨。 1 01 巨亏56亿,裁员将至! 进入2020年以来,谁都不好过,哪怕是运动品牌“国际一哥” Nike 也不例外。 1月份 CEO 换人、接着全球疫情大爆发、关闭大批实体店铺、球鞋发售或取消或延期,自家王牌主理人,跑去开启新的事业…… 最近美国多地的反种族歧视抗议活动,更是令Nike雪上加霜,商铺被打砸抢都是常事。 乱毛线都缠在一团,结果自然惨淡。 从官方前不久发布的2020财报看来,仅仅是今年3月到5月,短短3个月时间,Nike 就亏损了7.9亿美元,折合人民币大概就是56亿元! 市值更是直接缩水了120亿美元! 亏得这么惨,谁能想到,就在三个月前,耐克CEO马克・帕克才刚说完这样的一句话呢:“对这家公司的未来,我从没像现在这么乐观。” 然而三个月后,Nike 也扛不住了。甚至有媒体放出消息称:Nike 即将裁员。 尽管现在放眼全球,耐克的业绩似乎不尽人意,但它在大中华区的销量,却还挺可观的。 前期疫情导致中国的 Nike 实体店歇业,但线上生意却一直没断。第三季度,仅仅是大中华区,就贡献了30%以上的销售额。 更别提后期疫情好转,线下门店恢复营业之后,基本上每周的业绩都在增加。 有的朋友就会问:既然耐克在中国这么赚钱,那中国岂不是成了它的救命稻草? 共和君看来,未必。 02 中国会是耐克的救命稻草吗? 尽管耐克现在看似在国内,备受年轻人追捧,但如果要靠中国帮它度过这个至暗时刻,那还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为什么?因为在大中华区,Nike 的内忧外患太明显。 内忧存在于Nike本身的失责,外患则是竞争对手的奋起直追。 1.质量越来越差 共和君看过这样一句话:“如果说十年前耐克赢取市场靠的是品质和科技,那么现在可能只剩营销了。” 或许你也有这样的感受吧:耐克的质量真的一年不如一年。 现在去知乎上随便搜一波,就没几个人夸质量好的: 社交平台上,也随处都能看到大家对耐克质量的诟病: 如果你有幸买到一双质量好的,可能那还是在中国福建生产的呢。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声名鹊起的耐克为了节省人工成本,就找到了中国的工厂,每个工人一个月的工钱30-50块。 人多、便宜、质量高,很快中国就成了耐克最大的加工厂。 但是后来,这个地位就被人工成本、材料费更加便宜的越南给取代了。 可是吧,由于东南亚经济相对落后,劳动力素质相对较差,配合度也不好,动不动就要跟你讲人权。这样一来,对产品的把关,自然就会松懈很多。 所以其实不止耐克,还有很多的运动品牌,随着代工厂不断地向东南亚迁移之后,品质就开始走下坡路。 所以那双可以陪阿甘跑3年的鞋,Nike可能再也造不出来了; 怎么穿都穿不烂的詹姆斯6,可能也不存在了。 有的,只有各种减配,各种敷衍。 你知道吗?在知道很多中国人买鞋不是为了打球、跑步后,Nike在未告知消费者的情况下,将炭板换成TPU、取消气垫...... 对消费者提出的质疑,它也很硬气:要是你不满意,可以退鞋。 毕竟只要 Nike 报复性清仓打折,那么就会迎来专属的报复性消费...... Nike,这就是躺着挣钱久了,不愿意站起来做事了。 2.国牌崛起 说完内忧,外患其实更有威胁:国牌已经崛起。 光说安踏一家吧,截止2017年,市值已经突破千亿,门店超过9500家,成为与耐克、阿迪、安德玛一同跻身全球四大体育用品公司之一,也是现在国内最赚钱的运动品牌。 KT3、报纸鞋在国外发售的时候,人山人海的场面不亚于Nike,外国朋友直接在店外排起了大长龙! 再看设计,完全长在年轻人的审美点上,谁还能说出“不好看”三个字? ˵˵李宁,1年止损、2年盈利、3年冲破百亿大关!频登时装周是常规操作,跨界联名是加分举动,设计更是诚意满满。 还有默默生长的361°,不仅是世界级运动会的合作伙伴及赞助商!还是央视体育频道的指定供应商!更是奥运会的第一个中国品牌赞助商! 一双跑鞋的背后,是361°长达4年的呕心沥血,是273项专利,是每年高达上亿的科研经费,也是将近300科研人员的心血。 也因此,连续好几年被业内权威杂志《跑鞋世界》夸赞、推荐。并成为跑步爱好者的新宠。 设计突出、质量上乘,相比起同样品质的洋牌,国货的价格又更为合理。所以,能崛起也不足为奇吧。 而正因为国货不断升级,买国货、用国货、晒国货,国人们的国货意识,觉醒得更快了。 3.国货意识觉醒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其实身边很多朋友对于“国货”的认知,已经发生了变化,国人的国货意识也逐渐觉醒。 有报道显示:61.4%的人会特意关注品牌是否为国货,也有90.7%的人表示更愿意支持国货。 值得注意的是,不仅是国人爱国货,就连在国外也兴起了一股“逆代购”风潮。也就是说,越来越多的外国年轻人也在选择中国品牌。 这么多年来,耐克的文化建设和流量营销无疑是很成功,可如果它再不重视一下大家都诟病的“质量”问题,在外忧内患如此严峻的大环境下,中国市场,也不一定能成为你的“业绩救星”。 Nike,别沉迷于往年的荣耀,如今捂上眼睛骄傲。稳坐龙头的老字号想要活得好,也是要低头听听市场和消费者要什么的。
本文来源:本文来源于网络,如造成侵权请联系本站删除。开通【终极会员】享锚链接服务>>>
版权声明
本站转载或会员发布作品均注明出处,本网未注明出处和转载的,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转载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权,或有其他诸如版权、肖像权、知识产权等方面的伤害,并非本网故意为之,在接到相关权利人通知后将立即加以更正。 这家伙挺懒,还没写签名! | |